液体金属

大神开盖i99900K液态金属打磨内

发布时间:2022/12/2 7:54:45   

年的第二代酷睿(SandyBridge)之后,高级钎焊散热终于在九代酷睿(CoffeeLake-SRefresh)上回归,首批三款K系列型号都抛弃了一直备受诟病的普通硅脂散热,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

在此之前,i7-K的核心温度经常都是动不动就冲上℃,既不利于长时间维持高睿频,更严重影响超频。

i9-K评测解禁之前,曾有主板厂商在超频指导中披露,i9-K的温度有所改善,但仍然很高,全核超频至5GHz核心温度仍然能逼近℃。

根据我们的实际测试,i9-K的温度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日常高负载下只有60-70℃范围,即便是长时间拷机也在80℃左右。

德国大神Der8auer第一时间对i9-K进行了开盖,发现内部使用的钎焊散热材质还是质量相当高的,用料充足。

经过测量,i9-K的内核面积为9.2×19.4=平方毫米,相比9.2×16.6=平方毫米的i7-K增大了约16%。

同时,i9-KPCB基板的厚度达到了1.15毫米,相比i7-K的0.87平方毫米增厚了几乎三分之一。

处理器内核相比于基板的突出厚度也从0.42毫米增大到了0.87毫米,也就是一倍还多,而外部封装是不变的,这就导致留给钎焊散热的空间非常狭窄。

随后,Der8auer用更高级的ThermalGrizzlyConductonaut液态金属替换了自带的钎焊,进行Prime95十分钟持续拷机测试,结果核心温度从93℃降到了84℃。

这说明,i9-K的散热仍有改进空间,不过钎焊没法和那些昂贵的顶级液态金属相比,能做到如今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i9-K是在工艺架构都不变的情况下硬生生多塞进去两个核心。

这并没有完,大神就是大神,Der8auer竟然开始打磨内核,将其变得更薄一些,只不过用的不是i9-K,而是6核心6线程的i5-K。

默认状态下,i5-K拷机温度能达到96.5℃,换高级液态金属降至88.5℃,将内核打磨去掉0.15毫米后降到了84.6℃,而打磨去掉0.2毫米则降至83℃。

换言之,更换液态金属加打磨内核,核心温度总共能降低多达13.5℃!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7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