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液体金属 >> 液体金属发展 >> 电弧焊的电源选择及埋弧焊焊剂选择要求
电弧焊的工作原理:利用电弧放电(俗称电弧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将焊条与工件互相熔化并在冷凝后形成焊缝,从而获得牢固接头的焊接过程。由焊接电源供给的,在工件与焊条两极间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气体放电现象—叫电弧。
为了保证焊接电弧稳定燃烧和适应各种焊接工艺要求,弧焊电源具有下列特殊要求:
1.弧焊电源的静特性(或称外特性)——即稳态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有下降特性(恒流特性)和平特性(恒压特性)。
1)焊条电弧焊、TIG焊和碳弧气刨电源的外特性是下降(恒流)特性;
2)CO2/MAG/MIG电弧焊电源的外特性是平特性(恒压特性)。
2.弧焊电源的动特性——当负载状态发生瞬时变化时(如:熔滴的短路过渡、颗粒过渡、射流过渡等),弧焊电源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与时间的关系,用以表征对负载瞬变的反应能力(即动态反应能力),简称“动特性”。
3.空载电压——引弧前电源显示的电压。
4.调节特性——改变电源的外特性以适应焊接规范的要求。
焊丝和焊剂是埋弧焊的消耗材料,从普通碳素钢到高级镍合金多种金属材料的焊接都可以选用焊丝和焊剂配合进行埋弧焊接。二者直接参与焊接过程中的冶金反应,因而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不仅影响埋弧焊过程中的稳定性、焊接接头性能和质量,同时还影响着焊接生产率,因此根据焊缝金属要求,正确选配焊丝和焊剂是埋弧焊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
焊剂的选择应根据母材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抗裂性、焊丝化学成分、焊接结构、工作环境等具体要求进行选择。埋弧焊剂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要求:
1.埋弧焊剂应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
焊接采用适当的焊丝和合理的焊接工艺,焊缝金属应具有适当的化学成分和良好的力学性能(适合母材的强度和较高的塑性和韧性),以及较强的抗冷和热裂纹能力。
2.埋弧焊剂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埋弧焊剂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电弧燃烧稳定,熔渣具有适当的熔点、粘度和表面张力。焊道与焊道、焊道与母材完全熔合,过渡光滑,无明显咬边,易脱渣,焊接表面形成良好,焊接过程中有害气体较少。
3.埋弧焊剂需要一定的粒度,不能太粉。
焊剂必须有一定的剂必须具有一定的颗粒强度。埋弧焊剂的粒度分为两种:普通粒度埋弧焊剂的粒度为2.5~0.45mm(8~40目)用于普通埋弧焊和电渣焊;细粒度埋弧焊剂的粒度为1.25~0.28mm(14~60目)适用于半自动或细丝埋弧焊。其中,粒度小于60止的细颗粒不超过5%,粒度大于14目的粗颗粒不超过2%。
4.埋弧焊剂的含水量和抗潮性
埋弧焊剂含水量的质量分数不得大于0.10%的埋弧焊剂温度为25%℃、在相对湿度70%的环境条件下,放置24h,吸湿率不大于0.15%。
5.埋弧焊剂中机械夹杂物的含量
埋弧焊剂中机械夹杂物含量(碳粒、原料、铁合金珠等杂质)不得大于埋弧焊剂质量分数的0.30%;
6.埋弧焊剂的硫磷含量
埋弧焊焊剂应有较低的S、P含量,一般为S≤0.06%,P≤0.08%。
焊丝和焊剂是埋弧焊的消耗材料。焊丝和焊剂可用于埋弧焊,从普通碳钢到高级镍合金。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不仅影响埋弧焊过程中的稳定性、焊接接头的性能和质量,而且影响焊接生产率,因此根据焊缝金属的要求,焊丝和焊剂的正确选择是埋弧焊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