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金属

乾坤各表,总相宜iQOO9系列的悦享

发布时间:2022/11/13 15:31:47   
白癜风是治不好的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200718/8048357.html

本来以为农历春节之前各家会“消停一点”,整个业内都忙活了一年,稍微歇口气等着过年不好吗?但现实是,市场有需求(春节消费季就在那里等着,翘首以待),供应链有要求(他们可不放春节的长假,包括各大展会)。一月份的时候,新机不少,而且基于骁龙8Gen1平台的营销热度和各家“给年开个好头”的态度,这一波新机型,基本都是骁龙旗舰,把春季发布会的节奏再次提前。其实这个状态,从年开始越来越明显,所以,打起精神继续干吧。

iQOO在前不久刚刚发布了Neo5S和Neo5SE作为年的“总结发言”(也是春节消费季的主力),就紧锣密鼓地推出了自家的新年旗舰iQOO9系列。从节奏上来说,也正常,毕竟各家都不会对全新骁龙8Gen1平台机型的发布掉以轻心,iQOO作为“首批次”品牌,动作慢不得。

如果说,iQOO8系列作为iQOO在年的最强作品,它是从iQOO5Pro手里接过的“战神传承”(对,不是iQOO7),那么iQOO9系列从产品的定位和市场预期目标来看,有别于历史同期“孤身奋战”的iQOO7,也有别于名正言顺前代传承的iQOO8系列。

实际上,iQOO9系列(两款机型皆是如此,并不限于Pro版)在年刚刚启幕的时候就毫不保留地以大量标杆级配置,把iQOO品牌一贯不惜成本的风格提升到了新维度,以最直白的方式非常笃定地表达了要“一战定乾坤”的姿态,“对手怎么出招,我根本不在乎”。甚至,连最熟悉iQOO的人,也有点感叹其开年这雷霆之势的狠厉。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们行文的重点,我们本来会围绕iQOO9Pro展开,但若以“绝对性能”和“电竞体验”为关键词吗,这次iQOO9的产品力也到了一种“横比巅峰”的状态,不由得让人愿着重墨。

以需求定义“系列化2.0”

在超过70%的应用场景下,所谓“标准版”(低配)的机型就能够满足要求,那么“Pro版”(高配)的市场后劲是不足的。可是,这几年每个头部品牌都在探索自己的高端化路线,客观上它们非常需要高配机型的市场量级提升。比如iQOO数字系列进军更高端的旗舰级市场,已经世人皆知。当初冯宇飞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希望用到三到五年时间冲刺第一阵营,向行业的优秀品牌靠齐。

之前的观点认为,很多品牌高端路线走得不顺利,是因为“高端机型还不够高端”,但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结症在于“次一级机型”配置的目标指向不明确——既然买标准版就能获得差不多的体验,那何必多花钱,这是更大比例消费者的心态。但是,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反向操作为“既然如此,那就把同系列标准版机型降低配置”。如果这样简单粗暴,品牌一定会被市场抛弃,会被大众吐槽“毫无智慧和诚意”。

显而易见,iQOO9系列的型号定位是有诚意和想法的。它并不是单纯地以硬件配置的参数层面区隔来完成“中杯”和“大杯”的划分,而是以受众的需求范畴来指向。在突出强有力的运算性能和保持风格化的美学基因基础上,以影像为核心的“全能标杆”iQOO9Pro和以游戏为核心的“竞技标杆”iQOO9,呈现了两种标签明确的旗舰姿态。所谓“乾坤各表”即是如此。这种方式,其实在之前iQOO8系列的时候就逐渐明确了,并得到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在更广义的层面,各大品牌也都有此举措——在同样的平台基础之上,进行细分化的配置取向,而不是“简单地以配置高低来自我固化甚至僵化消费群体”,才能够更有效地整合供应链资源,也能更合理地利用营销资源。说得再简单一点,过去那种“用高低配置决定价格区间并获客”的方式,并不能有效得到消费者的“需求化认可”。

于是,各家逐步有了一个清晰的新共识:以需求推定细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有序的配置区隔。看起来这好像是多此一举,“标准版”依旧比“Pro版”或者更高的“Ultra版”价格低,但是,这价格低的结果,是需求倒推配置组合形成,而不是“为了拉开差价而取舍配置”。

一个理念上的变化,格局截然不同。iQOO9以“首款E5柔性直屏”和“全感操控系统”塑造“非电竞游戏机”的状态,iQOO9Pro以“微云台双主摄影像系统”和“E52K分辨率超视网膜屏幕”塑造“全能旗舰”的状态,就是力证。不仅是iQOO,年的各家都会在旗舰机型的细分型号上加以此种考量,前不久小米12系列的“大小屏组合”就是如此。

我们把这种以需求定义旗舰机型系列区隔的方式,称为“系列化2.0”。从现实意义来说,是硬件性能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对于“以人为本”思维的重新塑造。不然,若不考虑5G制式,两三年前的骁龙和IMX,依旧足够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且表现还不错,大众换手机的主动性会非常乏力。说得现实一点,各家要吸引消费行为,也必须要把新旗舰的系列化划分思路进行“需求端”的变革了。

搞清楚了这件事,我们接下来展开聊iQOO9系列就更有调理,也能更清晰地了解iQOO在年各款后续机型的配置细分考量了——比如,更加受大众追捧的iQOONeo产品线。

“乾坤双星”的底蕴共性

如上章所述,虽然两款机型有着非常明显的受众指向区别,但iQOO9系列本身的“性能底蕴”还是没有妥协的余地。在运算平台、影像主摄、续航性能等核心配置上,做到了“舍得”。其实在屏幕方面,也有基本面的共性,只不过这个话题我们放后面说。

首先是处理器平台。全新的高通骁龙8Gen1是必然的存在,iQOO9系列全系标配。关于它的技术指标,实在没必要着墨占用篇幅,了解它是“年移动处理器平台的顶级存在(之一)”即可。全新设计的主频为MHz的Adreno图形处理器和Spectra像信号处理器、第4代骁龙X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支持10Gbps下载)、第七代高通AI引擎,都是年度层面的好东西。

与骁龙8Gen1相配合的搭档,是三星增强版LPDDR5RAM,稳稳的Mbps。至于ROM,则更有谈资:具备全新Solvit智能控制的三星超频版UFS3.1ROM这次由iQOO9系列首次搭载,相较旧版V6UFS3.1顺序写入速度提升86%,随机写入速度提升42%,同时功耗最高降低20%。并且,全新Solvit智能控制写入读取,Turbo模式提频至上代的1.3倍;低负载场景将“变频”至常规的50%,甚至低至25%;空闲时段可切换至“休眼模式”,电量节省“更智能”。iQOO9Pro的起始ROM就是GB,标准版的iQOO9则保留了GB的版本供选择,但我们还是建议各位入手GB及其以上版本为好。

作为骁龙8Gen1的“强力搭档”,iQOO9系列全系搭载独立显示芯片Pro,支持将原生低帧率游戏画面提升至帧,获得超越原生帧率的流畅体验;支持将原生低帧率游戏画面提升至90帧,获得比原生帧率更低的功耗,且增加更多适配游戏。目前适配多达15款。关于vivo这颗独立显示芯片Pro,我们在聊iQOONeo5S的时候谈得非常具体,本期杂志也有同步刊登,所以这里就不展开了。

在散热组件方面,iQOO9Pro配置了“十八层叠瀑VC立体散热系统”,所谓“驭强得靠更强的硬实力”就是如此。说起来,当时我们看到这“十八层”的称谓,内心陡然升起一种神秘和深不可测的感觉。

分析开来,iQOO9Pro的散热方案其实基于超大面积VC均热板,通过汽化与液化的相变实现高效导热,大面积覆盖核心发热单元(甚至,摄像头云台下也配备贴合式的四层阶梯石墨散热,与热源紧密贴合,进一步降低机身正面温度)。在屏幕下部,还叠加0.mm厚度散热膜,使这块显示效果出色的顶级屏幕在所有亮屏场景下的发热情况都得到了改善,提升各类亮屏状态的充电功率及稳定性。

标准版的iQOO9则使用的叠瀑VC立体散热系统,超大面积VC均热板是基础。这个叠瀑VC立体散热系统采用了%不锈钢镀铜材质+99.%纯水的液体介质,加之铜网毛细结构+Fiber动力泵可增加液体循环动力,覆盖核心发热单元,散热更快。凭借平方毫米超大面积,位列行业第一梯队。同时,iQOO9还具备贴合式阶梯石墨散热,辅助进行散热。

更有意思的是,iQOO9系列的背后影像模块的全景舷窗,在设计之初便兼顾功能与美观性,摄像头金属件主体是一块航天级铝合金材料,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加之在多层次结构设计下拥有大尺寸空间,内部充满空气,也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得益于全景舷窗,iQOO9Pro背面SoC热源点比正面降低约2°C,整机发热得到很好的改善。

接下来是续航性能方面。iQOO9全系标配了WiQOOFlashCharge超快闪充和mAh双电芯电池,在容量上全面超越了iQOO8系列。最快20分钟即能将iQOO9系列电池的电量从1%充满至%。并支持智能充电2.0,针对长时间连接充电器的场景,将手机电池充至80%并保持,并在预测的拔出时间之前涓流充满。

和iQOO8系列一样,iQOO9系列的Pro版本也增加了50W无线闪充模块,这是一个情理之中的“区别化配置”。它采用智能双线圈,支持50W无线闪充和最高10W无线反向充电,并已通过Qi认证,最快42分钟即能为iQOO9Pro的mAh电池电量从1%充满至%,并具备多重安全保护。

对了,iQOO9Pro还非常厚道地配置了iQOO首个WGaN充电器。它采用氮化镓GaN材料,重量约g,尺寸为61mm×52.5mm×29mm,相比上代体积缩小26%,日常出门及出差携带更加方便。

然后是首发的三星GN5主摄。虽然iQOO9系列两款机型的后置影像组件并不相同,但它们的主摄都选择了三星GN5大底,这是一颗在业内非常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5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