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金属

盐湖,这样赶考

发布时间:2023/5/7 19:48:57   
白颠疯 http://m.39.net/pf/a_4516786.html

复杂的机器,简单的操作,工人们不再需要像以往一样亲自动手。

pvc材料包装生产线一角。

偌大的库房,一袋袋产品码放整齐,而完成这些工作,三个工人两台铲车足够。

驱车赶往察尔汗盐湖,一望无际的戈壁深处,一座座厂房,工业设备管道纵横,宛如一片钢铁丛林,矗立在这片亘古不变的戈壁中。

“当时修筑敦(煌)格(尔木)公路,筑路工人发现这里的水苦涩,经过化验,发现里面含有氯化钾,从而引起重视。”同行的盐湖集团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起盐湖的前世今生。

从矿物意义上发现察尔汗盐湖,是在年。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对钾肥有巨大的需求,此后,察尔汗盐湖一直为中国的钾肥市场贡献着自己丰富的资源。

从60年前生产出我国第一袋钾肥开始,为了打造“盐湖传奇”,一代又一代盐湖人致力于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产业结构转型的大幕开启,金属镁、碳酸锂等相继在盐湖投产,钾、镁、锂三项主打产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循环经济的链条不断延伸。盐湖,正以改革为翼翱翔在绿色发展的蔚蓝天空。

漫步在盐湖之畔,碧蓝的天空下,现代化的采盐船正在作业。

“盐湖和我们常见的湖泊大不相同,我们现在脚下踩的就是盐湖,我们的厂房就是建在盐湖上的。”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介绍说,察尔汗盐湖上面有坚硬的盐壳,在盐壳上无论是建房子还是修公路都没有问题,而下面就是具有丰富矿产的盐湖了。

从一滴卤水开始,盐湖,这一海西经济发展的巨大能量源迎来一次次逆势蝶变。从60多年前的粗放式生产到如今已经成长为领先行业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带给盐湖集团的改变不仅仅是一次次产品研发、加工工艺上质的飞越,更多的是跟上时代步伐发展理念。从原本数十人甚至几十人操作的生产线,到如今仅靠三四个人便能完成生产,省下来的人力资源,让企业能够甩开臃肿的“身躯”,大步迈向崭新的未来。

在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pvc材料包装车间,偌大的车间中两条现代化包装流水线,在工人的操作下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一袋袋pvc材料经过生产线的包装加工,从这里走向国内外市场。

本报记者马振东摄

曾经,由于国产钾肥产能不够,我国的钾肥自给率长期处于不足的状态。几十年来,虽然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努力增产,产量也从最初的每年吨,达到了每年百万吨,但在巨大的国内市场面前,这个数字还不够。

守着储量最大的察尔汗盐湖,却白白让进口钾肥占据市场份额,盐湖人感受着“望盐兴叹”的无奈。但由于资源分散、品位低、难开采、难加工,在采用传统技术的情况下,察尔汗盐湖的钾矿利用率只有27%左右,年产百万吨已经是极限。

年,盐湖人下了决心,一定要突破技术瓶颈,提高国产钾肥自给率。他们的态度很坚定:一定要搞出一套技术,实现钾矿的高效开采利用。

简单地说,这套技术包括多个方面,如打通钾肥生产技术工艺、提高产品品质、采输分离等项目。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固液转换技术。过去,察尔汗盐湖开采的都是液体钾矿,固体钾矿一直无法开发。如果能用一种溶剂,将固体溶解为液体,2亿多吨固体钾矿就能不再“沉睡”。

“决心虽然有,但是困难更不少。最大的困难是三无:无参考,无数据,无经验。类似的技术没有先例,我们面前一片空白。”现任采矿分公司总经理的田红斌是当时参与固体钾矿溶解转化实验的技术人员之一,他向记者讲述了当年的情况。

实验,是艰苦而寂寞的。一开始,他们在室内,一次次尝试,哪种溶剂做固液转化的效果最好,接着,就开始野外实验,选好盐田,挖实验渠道、灌水,不断总结数据。

小范围的实验成功后,大规模实验开始。大规模实验成功,就进入了推广阶段。整个过程下来,历时约5年。

5年艰辛,难以言尽。其中,最苦的是野外实验。大家奔波在数千平方公里的盐滩上,白天顶烈日酷暑,冒冰雪严冬,晚上住在帐篷里,忍受着一个又一个孤独的夜晚,记录着一组又一组枯燥的数据。

其实,从他们开始实验的那天起,质疑的声音就没有断过。毕竟,搞技术创新,特别是耗时这么长、耗资这么大的创新,总有人会觉得太过冒险。“方案是科学的,思路是可行的,意外不能说明问题。”王兴富坚定地说。终于,大家顶住了内心的压力,顺利地破解了问题。

年,全面推广成功,此后,盐湖股份公司三大采区全部采用了新技术,70%的原卤来自固液转换。察尔汗盐湖中的固体钾矿,源源不断地转换为液体,进入生产车间变成了钾肥。

如今,此项创新成果已成为支撑盐湖股份公司主业不断创造历史记录,成为中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的基石,并将钾肥产能由万吨服务30年,变成万吨服务50年,从资源可利用角度上讲,就是再造了数个察尔汗盐湖。

但“富钾天下”的盐湖人并未止步于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盐湖人用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开启了盐湖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走进察尔汗盐湖金属镁项目生产车间,外操员李建芳手持测量仪,穿梭于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逐一测量轴承温度。这看似简单的一个环节,却对金属镁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李建芳说,“如果轴承温度过高,会影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丝毫马虎不得。”记者在生产车间里看到,和李建芳一样,每位技术人员都严格按照岗位分工,紧张而有序地忙碌在各自岗位上,测量、记录,分秒不停。

十年构思、八年筹建、六年建设,金属镁一体化项目从开工建设时的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6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