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液体金属 >> 液体金属资源 >> 中国控制镓和锗输出,影响真的那么大吗
众所周知,中国不会在美、日、荷三方联手下的最新禁运措施面前束手就擒,反而采取了全方位的应对措施。继光伏、稀土精炼等技术之后,中国官方宣布,将对镓锗等金属产品进行严格的出口管制。
自中美芯片之争开始以来,中国芯片一直处在非常被动的地位,甚至与西方对抗,都有一种“逼上梁山”之感。因此,当中国官方宣布新一波对华芯片的限制措施时,很多国外的网民都开始冷嘲热讽起来,中国芯片真的没有翻身的机会了么?
其实,对于中国对稀土的限制,美国学者约翰(JohnJohnJohn)则持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采取的看似“被动”的应对措施是“圈套”。中美两国芯片之争,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中国芯片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等待着最好的机会。因此,按照约翰的说法,中国这是一场“守株待兔”的好戏。
对于美国的观点,我们暂且不发表任何意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中国在芯片行业的发展上,的确是有了长足的进展,不仅加大了研究力度,还加大了产业链的建设。尽管一些西方国家和一些公司曾不止一次地指责中国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不公平竞争,但是任何有头脑的人都清楚到底谁才是那个“破坏者”。
这些年来,老美对中国芯片的压制不仅波及了整个世界和其他行业,甚至波及到了芯片行业本身,如果不是他们挑起了这场战争,恐怕整个世界的芯片行业都不会陷入“寒冬期”,也就是说,中国再怎么反抗,也不过是正当防卫罢了。
而中国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对镓、锗等金属产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这也是为什么要对镓、锗等金属产品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的原因。而世界上大约有90%的
镓和60%
的
锗来自中国。而当中国开始对其进行贸易管制的时候,不仅会波及到那些生产芯片的大国与公司,还会波及到日韩与欧洲的半导体公司。由此可见,中国依然有足够的力量和手段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当然,在芯片技术上中、美两国还是存在很大差距。光靠反击是很困难的,因为“卡脖”的问题很容易被攻破。中国的高科技行业仍需不断加大研究力度,以求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进而拉近与其他国家的距离,但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就现在的情况而言,中国的反击,可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战略调整,同时也可以震慑住对方,为中国芯片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既然老外们都觉得中国无法做到这一点,也无法做到整个供应链上的独立,那我们也要加把劲,不达目的不罢休!
经过三四年来最黑暗的时期,中国的高科技公司,也该知道,老美对中国公司的压制,根本就不是冲着“钱”来的,只是想要通过各种手段,来遏制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而不会对老美“科技霸主”的位置造成任何影响。换个视角,就是老美惶恐不安了。中国的技术还是有希望的,只不过要花点功夫而已,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