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金属

初中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易错点复习

发布时间:2023/4/29 17:49:51   
苯酚的价格一般是多少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24699.html

初中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易错点复习

本文从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物质的变化性质用途、化学概念与基本理论、重要实验、生活与化学五个方面,收集、整理出初中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重点、易错点。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取用要遵循节约原则,若没有强调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ml.

2.使用托盘天平(精确0.1g)称量固体质量时

①左盘药品右盘砝码,若放反,且未移动游码,操作错误,结果正确,移动游码,称量值小于实际值。

②一般药品(氯化钠),托盘放大小相同纸片,腐蚀性药品(氢氧化钠),放在烧杯中称量。

③称量未知质量的固体,应该先放药品,再放砝码,并移动游码到天平平衡。

称量已知质量的固体,应该先放砝码并移动游码,再放药品到天平平衡。

3.使用量筒(精确0.1ml),量筒不做反应容器。

正确读数,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读数,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值小于实际值;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值大于实际值。

4.酒精灯中酒精的量不超酒精灯容积的2/3,不够时用漏斗添加酒精。熄灭酒精灯用灯帽,不可用嘴吹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夹或铁架台应该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5.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仪器口部要接触。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位于容器口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内壁,以防止试剂收到污染

6.吹灭蜡烛时看到的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有可燃性,可用点燃白烟的方法验证。

7.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封闭所有出气口,然后改变容器内部压强,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

二.物质的变化、性质、用途

1.爆炸、发光发热、变色、有气体产生、有沉淀生成等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利用液态氮、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1)氧气具有助燃性(氧化性),是助燃物,没有可燃性,故不能作为燃料。

(2)①氮气做保护气,食物防腐,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而液氮做冷却剂,却是利用其沸点低创造低温环境。

②稀有气体能做电光源,利用的是其通电发出有色光。

氦气能做热气球,既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稳定,又利用了密度小。

3.注意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之间的区别:当描述中出现是、会、可、能、易、难、不易等字眼的时候,往往描述的是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变化或在物理变化中体现,化学性质必须在化学变化中体现。

三.化学概念与基本理论

1.混合物是含多种物质的物质,不是含多种元素的物质,如高锰酸钾是纯净物,氧气和臭氧混合气是混合物。

2.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但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它是基本反应类型,但与氧化反应没有必然联系,是两个圆交叉的关系。

3.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催化剂不一定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填“一定”或“不一定”)催化剂不会提高氧气的产量,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4.分子和原子:

①热胀冷缩引起的体积变化是由于分子间隔发生变化,而不是分子的大小、体积和数目发生变化。

②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是错误的。原子只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在其它情况下是可以再分

③分子大,原子小是错误的,在没有强调分子与构成该分子的原子比较大小时,分子和原子不能直接比较大小。

5.用分子——原子论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纯净物与混合物:

①物理变化中,分子一定不改变,改变的分子的间隔、运动速度。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改变,原子一定不改变。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是一定纯净物,同种原子构成的不一定是纯净物。

6.原子中一定含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原子核占原子体积很小,原子内相对很大的空间,电子在空间里作高速运动。原子(或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

12.原子结构

①氢原子,氦原子,硼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小于4,但都是非金属元素。

②元素化学性质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但必须是原子。

③氦原子与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相似;

氦原子与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但化学性质相似。

7.离子的形成

原子可以得失电子变成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变成2或8,但离子并不像稀有气体元素那样稳定。

②氯化镁由镁离子和氯离子直接构成,不能说氯化镁由1个镁离子和2个氯离子构成。

8.元素

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一类原子总称。

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①同种元素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原子)和H2O(分子)。

②氕,氘,氚三种原子的质子数都为1,所以他们属于同一种元素,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9.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以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

①原子的质量的单位为克或千克,而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

②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真实质量成正比,故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真实质量也越大。

③原子质量集中在原子核,每个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

所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0.元素的分布: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硅、铝、铁。

生物细胞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氧、碳、氢、氮、钙。

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氮、氧。

①上述元素的分布,主要是指质量分数,不是体积分数。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不是氧。

11.物质的简单分类

①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一定是纯净物,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一定是纯净物(填“一定”或“不一定”)。

②单质一定由一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填“一定”或“不一定”)。

③化合物一定由多种元素组成,但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填“一定”或“不一定”)。

④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填“一定”或“不一定”)。

⑤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是并列关系,纯净物与单质、纯净物与化合物、化合物与氧化物以及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都是包含关系.

12.化合价

(1)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学式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原子团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0。

(2)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是正价,非金属元素可能显正价。

(3)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但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为-1价。

(4)氢元素与非金属构成的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如氨气(NH3)。

氢元素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如氢化钠(NaH)。

(5)同种元素在一种物质也可能出现不同的化合价,如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就不同:

13.化学式

(1)注意原子团与化学式的区别:

碳酸根或碳酸根离子是CO32-碳酸是H2CO3,硫酸根或硫酸根离子是SO42-硫酸是H2SO4,铵根或铵根离子是NH4+,氨气NH3。

(2)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的含义:

a.前面的数字表示某微粒的个数。b.正上方数字表示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c.右上角数字表示一个XX离子带的电荷数。d.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XX分子中某原子个数。

14.离子符号

①一般来说,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多由离子直接构成。

②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氯化钠,保持其化学性质的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③离子最外层电子数虽然达到稳定结构,但是其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回对应的原子。

注意区分以下离子:

亚铁离子Fe2+铁离子Fe3+

高锰酸根离子MnO4-锰酸根离子MnO42--

硝酸根离子NO3-铵根离子NH4+

(4).常见易错化学式的书写:

氦气He氖气Ne氧化铁Fe2O3硫酸亚铁FeSO4氯化钙CaCl2氢氧化钙Ca(OH)2氯化钾KCl氯酸钾KClO3

碳酸钠Na2CO3

15.化学式的意义的常见错例:(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为例,判断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更正)

①青蒿素是氧化物是化合物不是氧化物。

②青蒿素分子由C、H、O元素构成青蒿素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③青蒿素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青蒿素由青蒿素分子构成。

④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⑤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g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⑥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5:22×1:5×16=:22:80。

四.重要实验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通常选择红磷或白磷,不选择木炭和硫的原因是木炭、硫燃烧生成了气态物质;

不选择铁的原因是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有时候可以选择铜加热,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②实验结果小于1/5的原因有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③实验结果大于1/5的原因是止水夹未夹或者未夹紧、燃烧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太慢。

④试验结束后,剩余气体的性质是没有可溶性、助燃性(化学性质)和难溶于水(物理性质)。

⑤其他的改进实验,均是从防止产生白烟污染空气和避免气体逸出造成误差。

2.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纯净的氧气,若用万能瓶,则气体从导管短进长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若用万能瓶,则气体从导管长进短出。

3.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注意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区别,准确描述火焰或光的颜色,不能说出产物名称。

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或烟雾;

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光(在氧气燃烧,产生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③硫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集气瓶里预先放少量水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以防止其逸出污染空气。

④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集气瓶预先放水或沙子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固体加热性的发生装置)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试管炸裂;

②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防止固体物质堵住导管口且利于生成气体的排出;

③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④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房主时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空气),防止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当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出时,证明氧气集满;

⑤实验结束时,先从水槽里取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选择固液不加热性的发生装置)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先夹紧止水夹,再向长颈漏斗加水直到出现一段水柱,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③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原因是控制滴加液体药品的量啦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

④填实验装置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是发生装置,还是收集装置,还是发生与收集的组合。

注意检验与验满

6.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①变红的是酚酞溶液,而不是浓氨水。

②浓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化学变化变化。

③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水和氨水的分子构成不同。

7.水的电解

①用直流电电解水时,需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原因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正极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负极产生氢气,用点燃的木条点燃,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注意: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②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质量比为1:8,若产生误差,可能原因是装置漏气、氧气的溶解性大于氢气、氧气和电极发生反应。

③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能说水中由氢气和氧气或氢分子和氧分子)。

五.化学与生活

1.空气中氧气占21%,氮气占78%,均是指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稀有气体含量并非最少。

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才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酸雨的主要来源,PM10是悬浮颗粒物,PM2.5是细颗粒物。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等。

3.空气质量分级标准中空气质量指数数字越大,污染越严重。

4.软水和硬水:

①本质区别: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

②鉴别检验:将肥皂水加入搅拌,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没有或只有较少泡沫的是硬水。

③硬水的软化:生活上:煮沸实验室:蒸馏

5.水的净化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①沉淀是使水中杂质沉降到水底,絮凝剂明矾与水的作用是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过滤和吸附是物理变化;消毒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②过滤需要的玻璃装置:烧杯、漏斗、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壁的目的是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过滤失败的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器材不干净,过滤速度慢的原因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

③活性炭可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还可以吸附一些可溶解的杂质,既有吸附作用又有过滤作用。

(2)蒸馏需注意:

①冷凝水下进上出②温度计放在蒸馏烧瓶出气口③液体中要放沸石或碎瓷片,以免暴沸。

6.软水和硬水:

①本质区别: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

②鉴别检验:将肥皂水加入搅拌,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没有或只有较少泡沫的是硬水。

③硬水的软化:生活上:煮沸实验室:蒸馏

实战训练(选自期中考试试卷真题)

1.下列有关空气的各种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用作燃料

C.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不包括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该实验可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3.奥运会对兴奋剂的检测十分重视。下列有关某种兴奋剂(化学式为C20H26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兴奋剂属于氧化物

B.该兴奋剂中有48个原子

C.该兴奋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该兴奋剂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4.(9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装置B和C组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字母)。

a.熄灭酒精灯b.把导管移出水面

(4)为测定生成的氧气的体积,可将生成的氧气通过下图装置▲(填“甲”、“乙”或“丙”)。

5.(10分)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

②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③氢氧根离子▲。

(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2Cu▲;

②CO2▲。

6.(7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填离子符号)。

(2)在第二周期中,元素原子结构最稳定的是▲(填元素名称)。

(3)在第三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4)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元素中,与钙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的是▲(填字母)。

A.HeB.MgC.SiD.S

7.(9分)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1)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①▲(填“明矾”、“肥皂水”或“活性炭”)是常用的絮凝剂。

②在实验室中过滤液体时,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除了玻璃棒,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③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制取,简易装置如右图。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以防加热时出现▲;烧杯内的自来水的作用是▲。

(2)图1、图2实验能验证水的组成:

①图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图2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当正极端玻璃管内产生10mL气体时,负极端玻璃管内产生▲mL气体。

③通过图1、图2实验,验证了水是由▲组成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5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