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金属

焊接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2022/7/2 21:56:57   
点滴型白癜风应注意 http://m.39.net/news/a_5733259.html

焊接基本原理

焊接: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间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

比热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入焊件的热能。

焊接温度场:焊件上包括内部某瞬时的温度分布称为温度场。

稳定温度场:焊接温度场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动时,称为稳定温度场;随时间而变动时,称为非稳定温度场。

准稳定温度场: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饱和状态,形成暂时稳定的温度场。

焊接线能量:电弧在单位焊缝长度上所释放的能量。

熔滴比表面积:熔滴的表面积与其质量之比.

短渣:随温度升高粘度急剧下降,随温度下降粘度急剧上升。(适用所有焊)

长渣:随温度升高粘度下降缓慢的熔渣。

联生结晶:焊接过程中,焊缝区在冷却过程中以熔合线上局部半融化的晶粒为核心内生长,生长方向为散热最快方向,最终长成柱状晶粒。晶粒前沿伸展到焊缝中心,呈柱状铸态组织,此种结晶方式为联生结晶。

竞争生长:晶粒长大具有一定结晶位向,当晶粒最大结晶位向与散热最快方向一致,最有利于晶粒长大,晶粒优先得到生长,当这两个方向不一致时,晶粒长大停止。

短段多层焊:多层焊时每道焊缝长度在50至mm,在这种情况下,前层焊缝冷却到较低温度才开始焊接下一道焊缝。

长段多层焊:多层焊时每道焊缝长度在1m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前层焊缝冷却到较低温度才开始焊接下一道焊缝。

焊接热循环:焊接过程中热源沿焊件移动时,焊件上某点温度由低而高,达到最高值后,又由高而低随时间的变化称为焊接热循环。

碳当量:把钢中合金元素按其对淬硬的影响程度折合成碳的相当含量。

焊接热影响区: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焊缝两侧处于固态的母材发生明显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焊接热影响区。

焊接拘束度:R单位长度焊缝,在根部间隙产生单位长度的弹性位移所需要的力。

焊接拘束应力:热应力、组织应力、结构自身拘束条件所造成的应力,三种应力的综合作用统称为拘束应力。

焊接的优点:成形方便、生产成本低、适应性强

1、节省材料,减轻结构重量,经济效益好;

2、生产周期短、效率高;

3、结构强度高,接头密封性好;

4、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1、CO2气体保护焊接低合金钢应采用何种焊丝?为什么?

答:CO2保护可防N,但不能去O。根据硅锰联合脱氧原则应采用Si,Mn高的焊丝或药芯焊丝,以利于脱氧。

2、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1、焊条熔化及熔池形成;(焊条的加热及熔化、熔池的形成)

2、焊接过程中对金属的保护;(保护的必要性、保护的方式和效果)

3、焊接化学冶金反应区及其反应条件;(药皮、熔滴和熔池反应区)

4、焊接工艺条件与化学冶金反应的关系;(熔合比与熔滴过渡特性的影响)

5、焊接化学冶金系统及其不平衡性;

3、低氢型焊条为什么对于铁锈、油污、水份很敏感?

答:低氢焊条的特点是焊缝金属含氢量极低,焊缝的塑性、韧性较高,适用于各种重要焊接结构和大多数低合金钢。由于这类焊条的熔渣不具有氧化性,一旦有氢侵入熔池将很难脱出。

4、焊接时为什么要进行保护,常用措施有哪些?

答:无保护的危害:

1、焊接工艺性能变差、

2、焊缝成分显著变化(有益合金元素减少、有害杂质增加)

3、焊缝力学性能降低、

措施:1)、气体保护(惰性气体、CO2、混合气体)

2)、熔渣保护(埋弧焊、电渣焊、不含造气成分的焊条和药芯焊丝焊接)

3)、渣气联合保护

4)、真空保护

5)、自保护

5、熔池的形状和尺寸和焊接工艺参数的关系?

答:

6、熔渣的作用

1)、机械保护作用;

2)、改善焊接工艺性能作用;

3)、冶金处理作用

7、选择脱氧剂的原则

1)、脱氧剂在焊接温度下对氧的亲和力应比被焊金属对氧的亲和力大;

2)、脱氧的产物应不溶于液态金属,其密度也应小于液态金属密度;

3)、必须考虑脱氧剂对焊缝成分、性能以及焊接工艺性能的影响

8、焊接时金属氧化的途径有哪些?焊条电弧焊时熔滴过渡特性焊接区气体的来源?

答:金属氧化途径:

1、自由氧对金属的氧化、

2、CO2对金属的氧化、

3、水蒸气对金属的氧化、

4、混合气体对金属的氧化

焊接区气体的来源:

1、焊接材料、

2、热源周围空气、

3、焊条和焊件表面存在铁锈、油漆和吸附水等

4、母材和填充金属自身因冶炼而残留的气体

9、为什么不锈钢焊条的长度较短?

答:不锈钢电阻较大,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阻热较高,导致焊条药皮发红乃至脱落,焊接区得不到保护,导致焊接工艺性能、冶金性能和机械性能变差。

10、为什么酸性焊条用Mn脱氧而碱性焊条用Si、Mn、Ti联合脱氧?

答:酸性焊条含SiO2多,与MnO2形成复合氧化物降低氧含量,使渣中MnO2含量降低,浓度降低,从而使熔敷金属中的氧化物向渣中过度,达到脱氧目的。

在碱性渣中MnO的活度系数较大,不利于Mn脱氧,而碱性渣中Si的脱氧效果较好,Si的脱氧能力比Mn大,但生成的SiO2熔点高,不易聚合为大的质点,不易从钢中分离易造成夹杂,Mn和Si按适当比例加入金属中进行联合脱氧时可以得到较好的脱氧效果。

11、S、P对焊接质量的危害?控制措施?为什么碱性渣有利于脱S、P。

答:

S的危害:降低冲击韧性和抗腐蚀性、产生结晶裂纹倾向更大。

措施:1)、限制焊接材料含S量:母材、焊丝、药皮或焊剂

2)、用冶金方法脱S

P的危害:减弱晶粒间结合力、冲击韧度降低、脆性转变温度升高。

措施:限制母材、填充金属、药皮和焊剂中的含P量。(药皮和焊剂中的锰矿是导致焊缝增磷的主要来源)

脱S:碱度大,则MnO、CaO等碱性氧化物就多,从而与系统中的S形成CaS等不溶于钢液的物质,有利于脱S。

脱P:增加熔渣的碱性可减少焊缝中的含P量。

12、N、H、O对焊接质量有哪些影响?控制焊缝中N、H、O量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N促使焊缝产生气孔、促使焊缝金属时效脆化、提高焊缝金属强度、降低塑性韧性。

措施:1、焊接区的保护(主要来源于周围的空气)

2、焊接工艺参数(尽量采用短弧焊、增加焊接电流和焊丝直径)

3、合金元素(增加焊丝和药皮中的含C量可降低焊缝中的含N量)

H对焊缝的影响:氢脆(室温或低于室温发生)、白点(鱼眼)、气孔、冷裂纹。

措施:

1、减少氢的来源(限制焊接材料中的H、清除气体中的水份、清除焊件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2、焊接过程中利用冶金加以去除(药皮焊剂中加入氟化物、加入稀土)3、工艺处理

4、焊后脱氢处理

O对焊缝的影响:随着含氧量的增加,其强度、塑性、韧性都明显下降、引起热脆、冷脆和时效硬化、形成气孔、影响焊接过程的稳定性。(为了减少焊缝含氢量,改进电弧特性有时故意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剂)

措施:1、纯化焊接材料

2、控制焊接工艺参数

3、脱氧

13、手工电弧焊冶金过程分几个阶段,个反应阶段条件有何不同,主要进行哪些物理化学反应?

答:1、药皮反应区,主要物化反应:水分的蒸发、某些物质的分解、铁合金的氧化。

2、熔滴反应区,特点:熔滴温度高、接触面积大、时间短、熔滴与熔渣发生强烈混合。

主要反应:气体的分解和溶解、金属的蒸发、金属及其合金成分的氧化还原。

3、熔池反应区:温度高,接触面积小、时间长、熔池温度分布不均匀。

14、焊条型号牌号,如EJ

答:第三位数表示焊条焊接位置,

0、

1用于全位置焊;

2适用于平焊及横角焊;

4用于向下立焊。

E:焊条型号,熔敷金属的最低抗拉强度为MPa,适用于全位置焊的焊条。

J:焊条牌号,熔敷金属抗拉强度不低于MPa的结构钢焊条。

15、药皮的作用:

1、机械保护作用

2、冶金处理作用

3、改善工艺性能。

16、焊芯的作用:导电、填充金属。

17、焊芯的要求:

1、碳含量尽量低

2、锰的含量合适

3、硅含量尽可能少

4、硫、磷严格控制

5、电阻率低,夹杂物少。

18、焊条的工艺性能包括哪些方面,对焊接质量有何影响?

答:1、焊接电弧的稳定:影响焊接过程的连续性和焊接质量。

2、焊缝形成:影响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3、各种位置焊接的适应性:工艺性能良好的焊条能适应空间全位置焊接。

4、飞溅:过多的飞溅会破坏正常焊接过程,降低焊条的熔敷效率,增加清理工作量。

5、脱渣性:脱渣性差不仅清渣困难,降低焊接生产率,还会产生夹渣的缺陷。

6、焊条熔化速度:加入铁粉,可以提高焊条的熔化系数。

7、焊条药皮发红:药皮发红引起焊接工艺性能恶化,严重影响焊接质量。

8、焊接烟尘:烟尘含有各种致毒物质,污染环境,危害焊工健康。

19、焊缝中的气孔的种类及分布特征?

答:析出型气孔:氢气孔、氮气孔

氢气孔:焊缝表面,断面形状多为螺钉状,从焊缝表面看呈圆喇叭口形,气孔的四周有光滑内壁。

氮气孔:焊缝表面,蜂窝状,表面光滑。

反应型气孔:CO气孔

CO气孔:焊缝内部,条虫状,表面光滑。

20、熔池的凝固特点?

答:1、熔池体积小,冷却速度大;

2、熔池中的液态金属处于过热状态;

3、熔池是在运动状态下结晶。

21、焊缝金属中的偏析主要有哪几种?

答:焊缝中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

1、显微偏析;

2、区域偏析;3、层状偏析。

22、稀土元素在焊接冶金过程中的作用?

答:1、脱氧、脱氢、脱氮;

2、改变夹渣物形态,提高焊缝性能

3、减少裂纹

4、细化晶粒,提高接头强度和塑性。

23、简述熔池结晶形态,并分析结晶速度、温度梯度和浓度对结晶形态的影响?

答:结晶形态分为柱状晶(平面晶、胞晶、树枝状晶)、等轴晶(树枝状晶)。

平面晶胞状晶胞状树枝晶树枝状晶等轴晶

R为结晶速速;为溶质浓度;

G为温度梯度:G0时形成平面晶;G0时形成树枝状晶。

当R和G不变时,随着的提高,成分过冷增加,结晶形态从平面晶到等轴晶。

当G和一定时,结晶速度R越快,成分过冷的程度越大,结晶形态从平面晶到等轴晶。

当和R一定时,随着G的提高,成分过冷程度减小,结晶形态从等轴晶到平面晶。

24、焊缝金属中夹杂主要有哪几种,如何控制?

答:夹杂主要为:氧化物、氮化物和硫化物。

措施:1、最重要是正确选择焊条、焊剂,使之更好的脱硫、脱氧;

2、控制其来源,严格控制母材和焊材中杂质含量;

3、选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以利于熔渣浮出;

4、多层焊时,应注意清除前层焊缝的熔渣;

5、焊条要适当的摆动,以便熔渣浮出;

6、操作时注意保护熔池,防止空气进入。

25、焊缝中的气孔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答:气孔的危害:

1、减小有效截面积;

2、应力集中;

3、塑形韧性下降;

4、疲劳强度下降;

5、致密性。

措施:1、降低母材和电极金属中气体含量;

2、消除和减少被金属吸收的气体和焊接材料中的水分,表面油污、水分和铁锈等。

3、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电流种类及操作技巧。焊接时规范要保持稳定,并适当配合摆动,利于气体逸出。

26、由焊缝边缘到焊缝中心,结晶形态变化趋势?

答:R和增大,G减小,结晶形态由平面晶到等轴晶。

27、焊接热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加热温度高;

2、加热速度快;

3、高温停留时间短;

4、自然条件下连续冷却;

5、局部加热。

28、焊接热循环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答:1、加热速度;

2、加热的最高温度;

3、在相变温度以上的停留时间;

4、冷却速度和冷却时间。

29、热影响区过热区脆化的原因?

答:1、粗晶脆化:焊接过程中由于受热的影响程度不同,在过热区发生严重的晶粒粗化。

2、组织脆化:由于热影响区出现M-A组元、上贝氏体、粗大魏氏体等脆性组织造成。

3、热影响区的热应变时效脆化:由加工的局部应变、塑性变形等引起。

30、对于易淬火钢,为了降低HAZ淬硬倾向,应适当增加焊接线能量还是减少焊接线能量?

答:适当增加焊接线能量。易淬火钢易产生淬硬的M组织,而M组织的形成和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慢形成M组织可能性越小。适当增加能量,有利于减缓冷却速度,阻止M淬硬组织的形成,降低HAZ淬硬倾向。(对于不易淬火钢:应适当减少焊接线能量。不易淬火钢产生淬硬倾向的原因是近缝区晶粒过热粗大造成,适当减少能量有利于减少近缝区晶粒在高温的停留时间,减小晶粒粗化程度,降低HAZ淬硬倾向。)

31、焊接条件下组织转变与热处理条件下组织转变有何不同?

答:

32、不易淬火钢和易淬火钢HAZ脆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

33、比较在相同条件下焊接和热处理45钢,哪种的近缝区淬硬倾向大,

为什么?

答:焊接的大。对于不含碳化物合金元素的不易淬火钢45钢,不存在碳化物溶解过程,不易形成淬硬组织M,因此热处理淬硬倾向小;在焊接条件下,峰值温度高导致近缝区晶粒严重粗化,提高了淬硬倾向,故淬硬倾向焊接比热处理条件下要大。

34、比较在相同条件下焊接和热处理40Cr钢,哪种的近缝区淬硬倾向大,

为什么?

答:热处理的大。根据金属学原理可知,碳化物合金元素只有充分溶解在奥氏体的内部,才会增加奥氏体的稳定性,易形成淬硬组织M,即增加淬硬倾向。在热处理条件下,有充分的时间使碳化物合金元素向奥氏体内部溶解,形成淬硬组织M。而在焊接条件下,由于加热速度快,高温停留时间短,合金元素不能充分溶解在奥氏体中,不易形成淬硬组织M,因此降低了淬硬倾向。

34、为什么高强钢焊接时易在近缝区产生冷裂纹?

答:高碳钢的碳当量高,淬硬倾向大,因而冷裂纹倾向大。

由于焊缝金属的含碳量低,相变温度高,在较高的温度下会发生A向F及P的转变,而此时含碳量较高的近缝区金属仍为A组织,H在F、P中的溶解度小扩散速度大,在A中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小,故当焊缝相变时会析出大量H往A的近缝区扩散聚集,使其成为富H区,在随后的相变中,以过饱和状态残留于形成的M中,促进该区脆化,在焊接应力作用下开裂成为裂纹。(P)

35、结晶裂纹的主要特征?他是如何产生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施?

答:特征:低熔共晶液态膜消弱晶间联结,在拉伸应力作用下开裂;沿A晶界开裂;

产生:由于凝固金属收缩,残余液体金属不足而不能及时填充,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沿晶开裂。

措施:1、控制焊缝中有害杂质的含量;细化晶粒;

2、减少拉应力;

3、妥善安排焊接次序;

36、冷裂纹的主要特征?他是如何产生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答:特征:1、晶间断裂、穿晶断裂、晶间和穿晶混合断裂;

2、断口具有金属光泽的脆性断裂特征;

产生:焊后冷至较低温度产生;M转变温度附近由于拘束应力、淬硬组织和H的共同作用下产生。

影响因素:1、化学成分:C越大,缝越大;

2、拘束应力:板厚越大,拘束度越大;

3、焊接工艺;

措施:提高强度同时,要有足够韧性;低氢;

37、为什么延迟裂纹形成于HAZ?

答:延迟裂纹主要与钢种的淬硬倾向、焊接接头的应力状态和熔敷金属中的扩散氢的含量有关。

热影响区中的过热区晶粒严重长大,使金属的塑性、韧性急剧降低,是焊接接头中最薄弱的地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5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